这一举措不会影响德国政府在2030年之前逐步淘汰煤炭的目标,也不会影响其他气候目标。
因此,制定一部全面、平衡的《能源规划法》至关重要。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可再生能源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据报道,左派政党希望减少对核能的依赖,而右派政党则对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持保留态度。报道中提到,法国经济与财政部部长勒梅尔在芒什省视察核燃料处理厂时,积极寻求民众对于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生产目标的意见。马克龙总统自2019年起便提出了制定相关法律的建议,旨在推动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3月10日,《论坛报》的一则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分歧使得政府在寻求双方共识时面临困境。
而右派政党则可能更注重经济增长和就业问题,担心过度依赖可再生能源可能导致能源供应不稳定,进而影响国家经济发展。面对这一困境,法国政府需要寻求一种平衡策略。这对全球自愿碳市场来说无疑是一个挫折。
欧盟希望制定的规则能使碳抵消符合由 27 个成员国组成的欧美自身的排放交易体系所设定的高标准。联合国气候谈判12月13日未能就国际自愿碳市场交易新规则达成协议,该规则将允许启动一个中央系统,供各国和公司开始抵消碳排放并进行碳抵消交易。欧盟还希望对双边贸易进行更多监督。欧盟一直在推动制定规则,要求各方遵守严格的标准,并减少中央监督机构在决策方面的自由裁量权。
国际排放贸易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德克-福里斯特说,美国和欧盟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处于对立状态。两名参加闭门技术会谈的谈判代表告诉路透社记者,欧盟、墨西哥和拉美Ailac集团对这项协议表示了反对
12月19日,欧盟成员国能源部长达成政治协议,同意将三项应对能源危机的紧急措施期限延长一年,以防范可能出现的能源价格冲击。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受能源供应紧张影响,欧洲能源价格一度居高不下。欧盟委员会出台了包括设定天然气价格上限、加快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审批和部署以及协调天然气采购和供应等一系列紧急措施,以应对能源危机。欧盟轮值主席国西班牙副首相兼生态转型大臣特雷莎·里韦拉表示,延长这三项紧急措施对于应对当前欧盟依然脆弱的局势是必要的,可以确保能源市场稳定,减轻危机影响,并保护欧盟公民免受过高能源价格的影响
欧盟委员会出台了包括设定天然气价格上限、加快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审批和部署以及协调天然气采购和供应等一系列紧急措施,以应对能源危机。欧盟轮值主席国西班牙副首相兼生态转型大臣特雷莎·里韦拉表示,延长这三项紧急措施对于应对当前欧盟依然脆弱的局势是必要的,可以确保能源市场稳定,减轻危机影响,并保护欧盟公民免受过高能源价格的影响。12月19日,欧盟成员国能源部长达成政治协议,同意将三项应对能源危机的紧急措施期限延长一年,以防范可能出现的能源价格冲击。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受能源供应紧张影响,欧洲能源价格一度居高不下
ZSW和BDEW表示,可再生能源在今年7月(59%)、5月(57%)、10月和11月(各55%)所占比例尤其高。今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达到2670亿千瓦时,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今年6月,德国的太阳能发电量达到98亿千瓦时,创下历史新高。ZSW和BDEW预计,2023年德国的总用电量约为5173亿千瓦时。
数据显示,今年德国总用电量的近52%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上一年高出5个百分点。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太阳能和氢能研究中心(ZSW)和德国能源与水工业协会(BDEW)12月18日共同发布预测数据称,2023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首次覆盖德国总电力消耗的一半以上数据显示,今年德国总用电量的近52%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上一年高出5个百分点。今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达到2670亿千瓦时,超过以往任何时候。ZSW和BDEW表示,可再生能源在今年7月(59%)、5月(57%)、10月和11月(各55%)所占比例尤其高。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太阳能和氢能研究中心(ZSW)和德国能源与水工业协会(BDEW)12月18日共同发布预测数据称,2023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首次覆盖德国总电力消耗的一半以上。
ZSW和BDEW预计,2023年德国的总用电量约为5173亿千瓦时。今年6月,德国的太阳能发电量达到98亿千瓦时,创下历史新高
L10 CCS项目的运营商——海王星能源表示,根据国际能源署的可持续发展情景,预计欧盟累计碳减排总量的15%将依靠CCS。为了建立一个运转良好的CCS市场,碳排放方和封存方都需要二氧化碳运输。
L10 CCS项目将建设与荷兰北海地区Aramis二氧化碳运输和封存设施相连接的大型封存设施,计划每年封存500万吨的二氧化碳,相当于荷兰国内汽车1年碳排放总量的1/3。近日,海王星能源公司及其合作伙伴EBN、Tenaz能源公司和埃克森美孚已经成功将L10 CCS(碳捕集与封存)项目从概念选择阶段推进到前端工程设计阶段。
L10 CCS项目附近地区的潜在封存容量可达1.2亿—1.5亿吨,因此其将在帮助实现气候目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并为许多需要在北海以低成本安全封存二氧化碳的排放者提供服务。没有CCS,就不可能实现气候目标L10 CCS项目的运营商——海王星能源表示,根据国际能源署的可持续发展情景,预计欧盟累计碳减排总量的15%将依靠CCS。L10 CCS项目将建设与荷兰北海地区Aramis二氧化碳运输和封存设施相连接的大型封存设施,计划每年封存500万吨的二氧化碳,相当于荷兰国内汽车1年碳排放总量的1/3。
为了建立一个运转良好的CCS市场,碳排放方和封存方都需要二氧化碳运输。没有CCS,就不可能实现气候目标。
L10 CCS项目附近地区的潜在封存容量可达1.2亿—1.5亿吨,因此其将在帮助实现气候目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并为许多需要在北海以低成本安全封存二氧化碳的排放者提供服务。近日,海王星能源公司及其合作伙伴EBN、Tenaz能源公司和埃克森美孚已经成功将L10 CCS(碳捕集与封存)项目从概念选择阶段推进到前端工程设计阶段
中国国务院批准在2022年建造10座核反应堆。中国核监管机构称,中国有能力每年新增8-10座。
在中国,从秦山一期的第二代核能系统,到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等自主第三代核电机组完成研发乃至商业运行,再到具有第四代核能系统特征的高温气冷堆首次并网,国内核能发电量已位列全球第二。首先,反应堆建设需要大量前期投资,并且要数年才能建成。《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到2025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有望达到7000万千瓦左右。此外,核能供应商还可获得上网电价补贴。
消息指出,中国的目标是每年安装6-8个核反应堆。核电是一种高质量、高密度、零排放的清洁能源。
据《经济学人》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数据显示,在过去10年中,中国新增37座核反应堆,总数达到55座。总体而言,中国目前在建的核反应堆有22座,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多得多。
相比之下,中国则通过向国有能源公司提供廉价贷款以及土地和许可证,为核电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同一时期,以总数93座居于世界首位的美国仅新增2座。